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三湘大地,楚地瑰宝——湖南省博物馆的32件馆藏珍宝

  • 资讯
  • 2024-12-23 14:28:51
  • 32
经对全国博物馆进行评估,最终明确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8个博物馆为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博物馆。这8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均处于中国历史发展和文化旅游的核心地带,是展现中华文明、反映中国文化价值,并具有一定国际水准的博物馆。 以下就对8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三——湖南省博物馆的32件重要馆藏文物进行介绍。 大铙又称大钲、早期甬钟等,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打击乐器。外形酷似两片合起来的瓦块,口朝上,上宽下窄,座下有一个圆柱形的甬(即柄)。它流行于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主要发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湘江流域尤其是洞庭湖及其周围地区是这种器物发现的中心。此器通高71厘米,铣间宽46.5厘米,重67.25千克,整件大铙气势恢弘,边缘、隧部、鼓部的装饰则更加丰富多彩,器物的上部两侧分别立着一只卷鼻小象,而左、中、右三边还装饰有6只虎、6条鱼和11个乳钉。1959年湖南省长沙宁乡市老粮仓师古寨山顶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器身的粗犷厚重和纹饰的繁缛精美、兽面的抽象神秘和象纹的写实鲜活形成了一个个鲜明的对比,是出土的五件商代青铜大铙中最精美的一件,也是湖南出土青铜大铙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件,国宝级文物。 此器通高71.8厘米、铣间宽46.5厘米,铜铙钲部作合瓦形,有甬,甬上有旋,甬中空与腹腔相通。钲部主纹为弧形粗线组成的兽面状,四周边沿和甬部饰云纹,鼓旁两侧各饰一立虎,隧部饰有一兽面。该器的形制、主纹与一般粗线条兽面没有不同,独特的地方是在于部内侧铸四卧虎,可能是为了调节音的频率而设。经过测音,得知此铙不同的部位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1959年湖南省宁乡市老粮仓师古寨山顶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器在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同类器中体型最大、质量最重,在目前国内所有出土铜铙中重量、大小排第二。此铙形体厚重,击之声音宏大,是我国南方商时期铸制的大型铜铙中的代表性作品。 此鼎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重12.85千克,颜色碧绿,器身略呈矩形,器身外表四周饰半浮雕的人面。人面周围有云雷纹,人面的额部两侧有角、下巴两侧有爪,鼎腹内壁铸“大禾”两字铭文。现存的商周青铜方鼎,有四面鹿头纹的,有四面兽纹的,但就是没有四面饰人面纹的。不仅未见实物,就是历代的金石著录也未见记载。1959年湖南省长沙宁乡市黄村寨子山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器运用反复、对称的装饰手法,布局严密,写实与抽象纹饰结合,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一件人面纹方鼎,是中原文化与南方地域文化结合的一件特别器物,是中国青铜器中独一无二的器物,绝无仅有之宝,国宝级文物。 此器高40厘米,长72厘米,重达30多公斤,容积有13公升。铜尊作野公猪形状,猪背上开椭圆形口,设盖,腹内盛酒。野猪双眼直视,獠牙外露,两耳竖立,四肢粗壮,尾下垂。肘部前后各有一圆形管孔,经过尊腹,直通另一肘部。此管应是先铸,然后安装于豕尊范中铸造的。有的考古学者认为商周时期的象生动物具有表意的功能及象征的意味,艺术地表现了人们的原始宗教观念。1981年湖南省湘潭市船形山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器造型准确,设计巧妙,以野猪作为器物形制,在现有的商代青铜器中仅此一例,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商代青铜器精品,国宝级文物。 罍是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的大型盛酒器。此器高84.8厘米,器身高63.6厘米,以云雷纹为地,上饰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肩部两侧装饰双耳衔环,正面腹部下方置一兽首鋬。四面边角及各面中心均装饰突起的长条钩戟形扉棱。器盖刻有“皿天全父乍尊彝”七字铭文,器身则为“皿父乍尊彝”五字铭文。1922年出土于湖南省桃源县,出土后器盖分离,器盖于1956年由湖南省博物馆保存至今,器身流至国外,并于2014年6月回归中国长沙,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罍器型硕大,雄浑庄重,雕刻精美,富丽堂皇,是中国晚商青铜器鼎盛时期的代表之作,充分反映了中国青铜器铸造鼎盛时期的高超技艺和摄人心魄的气势,是中华灿烂文明和湖湘文化源远流长的绝佳见证,被誉为外形与内涵兼具的“神品”,堪称“方罍之王”,国宝级文物。 这件象尊高22.8厘米,长26.5厘米,象额有涡状蟠虺纹一对;耳正面为云雷纹,背饰凤纹;器表饰龙纹、兽面纹。象鼻上的凤鸟和虎纹,既保持了象鼻的特点,又塑造出了一只凤鸟和虎,其装饰艺术确实是匠心独具。缺盖,根据同类器推断,盖钮可能也为象。1975年出土于湖南省株洲醴陵市狮形山,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象尊发现多件,目前已知出土地点的仅此一件,这件象尊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装饰精美,是一件既具艺术价值又具实用价值的青铜珍品,是迄今所见唯一的商代象尊,国宝级文物。 卣是古代的盛酒器,古文献和青铜器铭文中常有“一卣”的说法,是古代祭祀时用的一种香酒,卣即是盛这种酒的器具。此卣出土时,器内有三百多件玉器。如此贵重的铜器和玉器于一起,显然是作为财富窖藏的。器盖和器内底有一“戈”字,是族徽。戈族在夏商时期是中原地区的旺族,许多铜器上都可以见到同样的铭文。此卣通高37.7厘米,重20.7千克,椭圆形,子母口,有盖,卣内盛酒,盖上器盖,酒香不会外溢。器身装有提梁,便于提拿。器盖、器身上装饰有凤鸟纹。1970年湖南省长沙宁乡市黄材王家坟山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卣纹饰精美,铸造精良,“戈”族器物在湖南地区出现应当是部分中原地区“戈”人至少在商代晚期已经来到湖南,是商代青铜器杰作,堪称卣中精品。 此簋通高30.6厘米,座长20厘米,敞口,鼓腹下收,腹下有长方形座,座内有悬铃舌之纽,铃舌已失。肩部饰四匹昂首伏卧的小马,小马间饰卷曲的双身龙纹,腹部饰卷眉凸眼的大兽面,兽面间有垂长冠、长尾的凤鸟四只。器座较长两边铸立马,每两匹一组,头向相背,昂首竖耳,头较小,颈较长,身较短,蹄较粗,长尾下垂,尾毛根根可辨,座身两长边浮雕马身,马高马长均为16厘米。器座较短两边饰兽面纹。1982年出土于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连河冲金泉村,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簋器身的兽面纹应当是受到了周文化的影响,但所饰卧马和器座的立马却在其他地方少见,在铸造工艺上胎壁较薄,器身凸出的马纹和兽面,器内也随着内凹,而同样的铸造工艺,在湖南地区商代青铜器上早已出现,表现出明显的地方特点,应当为湖南本地所铸造,十分罕见。 这幅帛画纵31.2厘米,横23.2厘米,构图简洁而意境深远,画面分上、中、下三层,上层绘一龙一凤,凤引颈昂首、展翅向上,作奋爪迈进之态;龙头生双角、身躯蜿蜒,呈腾跃飞升之势;中层绘一高髻细腰、广袖长裙、合掌侧身而立的贵族女子,当为墓主人形象;下层绘一弯月状物,或以为是引魂升天的独木灵舟。1949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陈家大山楚墓,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图以白描为主,间以单色平涂,其线条流畅舒展,形象勾勒形神兼备,尤其是龙、凤的动态渲染和人物的静态刻画,形成一驰一张的鲜明对比,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是我国发现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人物肖像画之一,国宝级文物。 这幅帛画长37.5厘米、宽28厘米,描绘巫师乘龙升天的情景。巫师宽袍高冠,腰佩长剑,手执僵绳,神情潇洒地驾驭巨龙。龙首轩昂,龙尾翘卷,龙身为舟,迎风奋进,龙尾之上立有长颈仙鹤,龙体之下有游鱼。帛画中的华盖飘带与巫师衣带随风飘动,表现巫师乘龙飞升的动势。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子弹库楚墓一号墓,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图画面布局精当,比例准确,线条流畅,想像丰富,表现了楚艺术谲怪莫测的独特风格,线条流畅舒展,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被称为中国早期肖像画的杰出代表,与“人物龙凤帛画”一起并称为先秦绘画艺术中的双璧,国宝级文物。 这件黑地彩绘棺为马王堆一号汉墓木椁中出土的四层木棺中的第二层,长256厘米,宽118厘米,通高114厘米。此棺的外表以黑漆为地,彩绘了复杂多变的云气纹,以及穿插其间、形态生动的许多神怪和禽兽。黑地彩绘棺上所绘的百个图像中,有怪神、怪兽、仙人、鸾鸟、鹤、豹,以及牛、鹿、蛇等十余种形象,其中怪神或怪兽最多,占总数的一半以上。1972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1号汉墓,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棺所绘神怪和禽兽形态各不相同,描绘得栩栩如生,变化多端,在云气间安排得十分得体,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熟练的技法,是研究当时绘画艺术的重要材料,国宝级文物。 这件朱地彩绘棺为马王堆一号汉墓木椁中出土的四层木棺中的第三层,长230厘米,宽92厘米,通高89厘米。此棺盖板上绘有对称的二龙二虎相对图案,二龙首相向,居于画面中的上方,龙身各自向两侧盘绕,尾伸至左右两下角。二虎相背于二龙之间,分别攀在龙首之下,口啮龙身。1972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1号汉墓,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棺通体内外髹朱漆,棺外表的朱漆地上,又用青绿、粉褐、藕褐、赤褐、黄白等明亮的颜色,彩绘龙、虎、朱雀、鹿和仙人等“祥瑞”的图案绘画内容非常丰富,绘画技巧极其高超,是我国漆工艺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国宝级文物。 这幅帛画长205厘米,宽92厘米,47.7厘米,画面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天界部分,画在上端最宽阔的地方,绘日、月、升龙及蛇身神人等图像。画面的下窄部分,上为人间下为地下。人间以玉璧为界划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是墓主人的升天,下层是对墓主人的祭祀。人间之下有一巨人赤身裸体,可能是地神,双手举起一白色平台。象征着大地。平台之下,即古人通称的水府(黄泉),巨人脚踏鲸鲵,胯下有蛇,使人感到阴沉昏暗。帛画出土时平铺在内棺盖板上,保存完整。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这件T型帛画制作精美、色彩鲜艳,集生动的形象、丰富的内容、精妙的技法于一身,是为前所未见的绘画杰作,是国内已知画面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性最强的汉代彩绘帛画,填补了汉代早期织物绘画实例的空白,对研究我国古代绘画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国宝级文物。 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掘出三幅绘在帛上的地图,编制得十分精美。这三幅地图分别是地形图、驻军图与城邑图。《地形图》比例尺约为1∶18万,原图画在长宽各96厘米的正方形绢上,包括范围大致是东经111°~112°30′,北纬23°~26°之间,地跨今湖南、广东两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部分。《驻军图》比例尺约为1∶8万,长98厘米,宽78厘米,用黑、红、青三色绘制,主区为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的潇水流域,方圆500公里,以红色标明9支军队驻地、指挥城堡、关塞、烽燧,蓝色表示水面,黑色表示居民地、山及注记,居民地还注出户数、移民并村情况、村庄间道路和里程等。《城邑图》损坏严重,图上无文字,绘有城墙,用蓝色画出城门上的亭阁,红色表示街坊和庭院,按正方形画出街道等。1973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这三幅地图的出现给中国的地图史提供了最早的宝贵实物资料,其制作年代距今已有2100多年,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制作的地图,也是三幅当今世界上无比珍贵的中国古地图,国宝级文物。 此漆奁高21厘米,长48.5厘米,宽25.5厘米,盝顶式长方形,木胎,奁身满布凸起的云气纹作装饰,其作法是先以白色沥粉勾出高起的线条轮廓,再用朱、绿、黄三色漆勾填出色彩灿烂的云气纹,其髹饰手法和风格与同一时期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彩绘黑地漆棺上的云气纹技法相一致,均具有立体效果,富有浓厚的装饰风格。奁上凸起的线条称作“识文”,“识”有高起之意,阳识和堆起都是在器面上堆出花纹作装饰,统称为“堆漆”。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3号汉墓,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墓的埋葬年代为汉武帝十二年(前168年),由此可证实此种漆器技法至少在西汉早期即已出现,后来堆漆的雏形,明代《髹饰录》中被列为“阳识”、“堆起”的漆器,亦可溯源至此时,是目前发现“堆漆”工艺制作的实例之一,国宝级文物。 此博具盒边长45厘米,高17厘米,盖高4.5厘米,包括博局(棋盘)、棋、直食棋、筹码、骰及博具盒。博具盒,正方形,盒底四角有平足。盒外黑漆,内朱漆。盖呈盝顶形,盖顶锥画飞鸟、云气,并夹杂朱漆绘几何图案。盒内嵌放平板式博局,通体黑漆,再用朱色双线勾出格道和图案。格道按照曲道格式,用刀刻成规矩形纹槽,再把象牙条嵌入槽内,四角有用象牙薄片剪帖的鸟形装饰。盒内一端有穿孔,内置活动木栓,可取出博局,盒内隔成长方形、方形、椭圆形格子,分别放置六白六黑棋子十二枚,二十枚直食棋,十二枚长筹码,三十枚短筹码以及骰子、割刀、削各一件,骰为木质,余均为角质。骰为十八面体,通体髹深褐色漆,每面先阴刻篆体数字一至十六,后用朱色填字和勾划每方边线。六博至迟在春秋时即已出现,战国时很流行,秦汉墓中,现已失传,曾多处出土,皆不全。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3号汉墓,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器制作精美,保存较为完整,局、筹码、棋、骰和博具俱全,实为难得,是罕见的全套汉代六博具实物,对于研究汉代的六博游戏、工艺美术乃至生死观念等都极具价值,国宝级文物。 此器高19.2厘米,直径33.2厘米,身分上下两层,连同器盖共三部分。盖和器身为夹纻胎,双层底为斫木胎。器表髹黑褐色漆,再在漆上贴金箔,金箔上施油彩绘。盖顶、周边和上下层的外壁、口沿内以及盖内和上层中间隔板上下两面的中心部分均以金、白、红三色油彩绘云气纹,其余部分涂红漆。上层放置手套三双,丝绵絮巾、组带、绢地“长寿绣”镜衣各一件。下层槽内放置9个小奁,计椭圆形2件、圆形4件、马蹄形1件、长方形2件。小奁内放置化妆品、假发、胭脂、丝绵粉扑、梳、篦、针衣等物品。贵为丞相夫人的辛追,生前应该是用此类梳妆奁存放自己的梳妆用具和贴身物品的。1972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1号汉墓,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奁制作工艺复杂而精湛,颜色艳丽,非常典雅华贵,在空间上作了巧妙的排列,既节省了空间,又使整个器身美观实用,是马王堆汉墓出土漆器的典型代表,堪称漆器中的精品。 这件漆锺高57厘米,腹径35厘米,有一个硕大的腹腔,里面髹(xiū)红漆,外表髹黑漆,在它的颈部饰有鸟形图案,口沿和圈足上朱绘波折纹和点纹,肩部和腹部饰有三圈朱色和灰绿色的云气纹和几何图案,盖上绘有云纹,并有三个橙黄色纽。外底部正中书有“石”字,“石”为汉制120斤,相当我们今天的27斤。经实测其容量为19.5升,像这样大的漆锺一般是用于宴会场合。1972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1号汉墓,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漆锺为旋木胎制成,其胎质较厚,给人以造型稳重牢实之感,纹饰线条流畅洒脱,要制作如此大的一件旋木胎漆器非常的困难,反映出西汉时期的漆器技艺已达到较高水平,可谓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纱褝衣是套在色彩艳丽的丝绵袍外,使丝绵袍上华丽的花纹多一分欲露又掩的朦胧之美,不仅增强了衣饰的层次感,更衬托出锦衣的华美与尊贵。此件素纱褝衣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为交领,右衽,直裾,面料为素纱。因无颜色,没有衬里,出土遣册称其为素纱襌衣。如果除去袖口和领口,襌衣的重量只有25克左右,折叠后甚至可以放入火柴盒中,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素纱襌衣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一件衣服,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在中国古代丝织史、服饰史和科技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国宝级文物。 敷彩是指在织物上按纹样着色填彩,印花是在织物上用型板局部染色显花的工艺技术。印花敷彩纱丝绵袍衣长132厘米、通袖长228厘米,面料为印花敷彩纱,里、袖、领、缘为绢,内絮丝绵,缝制形式与其他丝绵袍同。一号墓共出土3件印花敷彩纱丝绵袍,其款式基本相同,略短于另外8件绵袍。这种款式的绵袍应是汉代妇女喜欢的和深衣不同的另一种时装。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袍清新雅洁,华丽精美,为现存汉代妇女服饰中的佼佼者。它的面世,证实了文献记载有关“画衣”、“画文”的可靠性,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画衣”,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汉代印花和彩绘相结合的高级丝织品,反映出汉代印染加工技术的高超,也是古代彩绘工艺中少有的珍品,国宝级文物。 此袖通长232厘米,身长130厘米,曲裾,交领,右衽,素纱里,绢地“长寿绣”面,内絮丝绵,其面料“长寿绣”是在绢地上用朱红、金黄、土黄和绿四色丝线绣成,穗状流云间填以土黄色的云纹。单元的一端,有朱红色的一个像头状花纹和两个如意状花纹,另一端有朱红和土黄色的如意状花纹各一个。因随葬遣策自名这类刺绣图案为“长寿绣”,故名。由于色彩的变化,似朵朵卷曲的祥云舒展在仙树的枝叶间,细看又似茱萸、凤鸟等吉祥生物显现在云中,也许是战国时期楚地刺绣龙凤纹的一种抽象化演变,具有古拙的艺术风格。该墓出土服饰面料以植物或矿物染料染出绚丽多彩的颜色,或纺织,或印绘,或刺绣神奇浪漫的纹饰,构成了华丽的贵妇人时装体系。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绵袍应为辛追生前所喜爱的服装,也是汉初的时尚服装,其款式与文献记载的古代“深衣”很相似,缘边为迄今所见最早的起绒织物——绒圈锦,是一件难得的汉代丝织物珍品。 马高51.5厘米,长45厘米,重12.15公斤,俑高43.7厘米,重6公斤,胡人俑深目,高鼻梁,浓眉大眼,胡髯卷曲,耳上穿环。戴帽着履,穿交领右衽紧袖长袍,腰间束带站立,左臂曲于胸前,右手上举作牵马状。马健膘壮,头饰雄性,竖耳,仰首作嘶鸣状,尾呈弧形,近端处打结,马饰衔,勒辔齐全,颈下系有三环。1976年出土于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道子坪1号墓,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这件胡人牵马俑造型优美、生动、逼真,静中有动,是东汉青铜雕塑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研究东汉的民族关系和农牧业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此樽高10.5厘米,口径10.5厘米,玉质受沁呈粉白色。直筒形,器身纹饰被三道凹带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设一对铺首衔环作器耳,其余浮雕螭、虎、龙、仙人乘云等纹饰。下部纹饰分为三组,分别以仙人与龙、虎与螭、龙与熊相对争斗为题材。器底以三熊足支撑。器表纹样繁密,神人情态怡然,瑞兽的形态变化多端,或引颈昂首,或怒目对峙,翻转起伏,其间以流云作衬托,气势生动。1991年出土于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南禅湾西晋刘弘墓,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樽线条流畅自如,优美飘逸,具有强烈的动感,制作纯熟浑厚,毫无磨砺刻琢之痕,精致尊贵,是东汉魏晋玉雕工艺的代表之作,是中国所见精美奢华的汉晋玉容器之一,国宝级文物。 此印印面2.5×2.5厘米,重165.8克,龟首高昂,龟背拱起,尾下垂,四肢粗壮,腹下镂空。龟纽形态饱满浑圆,龟甲凿刻重环纹,细腻规整,甲边四沿饰以规整工致的垂幛纹,显示出绮丽而不失庄重的风韵。篆体阴刻“宣成公章”四字,是墓主的爵位,其主人为刘弘。刘弘,西晋时先后拜荆州刺史和宁朔、车骑、镇南建军,并以“勋德兼茂”封宣成公。1991年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黄山头镇南禅湾西晋刘弘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金印雕刻工艺精致,细部工致不苟,篆刻“宣城公章”四字作悬针篆,为现存古代官印所仅见,别有一股清朗细劲的风韵,既证实了史籍所记的可靠性,也印证了晋代“四镇”将军位从公爵,皆假金章的制度,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此卷正文质地为绢本,亦称“黄绢本”,纵24.5厘米、横65.6厘米。卷前引首有明代著名书画家、鉴赏家董其昌题书“墨宝”二字(残存),卷中有明代书画鉴赏家项元汴藏印甚多。因这卷唐摹《兰亭序》所用的是绢本,有些纸上的效果不易体现出来,再加上年代的久远,绢色陈旧泛褐,使之与当时的艺术效果有了距离。但主要的笔意、字形仍然保存了下来,尤其是笔与笔、字与字、行与行之间,都表现出了映带关系和顾盼姿态,还有点画的肥瘦、牵丝的联系,都明白地使人看到书写时行笔的轻重、徐疾。综观该卷的所有题跋,在对正文书艺的品评上,更多为赞誉。例如王澍评此卷:“笔墨之外别有一种超诣变灭之趣,当时醉态(王羲之书写《兰亭序》时)仿佛可见。”贺天钧称该帖:“笔法飞舞,神采奕奕”;唐宇肩评其:“笔意清真”;韩崇赞其道:“谛观笔势,于圆转如意中寓沉厚渊穆之象”等等。而这些赞誉之词,也正是初唐时期的书法特征。1952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收购,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卷虽不是褚遂良的摹本,但其“笔法飞舞,神采奕奕”,作为唐代初期的书法作品,能流传到现在,实为不易,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被视为珍宝,使我们感受到王羲之书法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认识了唐代早期的书法风尚,国宝级文物。 此琴为晚唐时期制,通长120.4厘米,琴额宽20厘米,琴肩宽21厘米,琴尾宽15厘米。琴面桐木斵,琴底梓木斵,冠角、岳山、承露由硬木所制。翠玉琴轸,琴徽似玉非玉(郑珉中先生疑是瑟瑟徽)。通体断纹较多,有蛇腹断、牛毛断、流水断、龟背断、梅花断。栗壳色底间朱红漆。龙池、凤沼为圆形。龙池内刻有太和丁未(唐文宗年号)四字。传世品,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琴曾为元代著名书法家、诗人鲜于枢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船山所用,后为民国时期湖南琴家李静珍藏。近代著名琴家杨宗稷称之为“鸿宝”,中国古代十大名琴之一,享誉至今,一直是名琴当中的翘楚,是古琴界鉴定唐琴的三大标准器之一,国宝级文物。 此壶高16.4厘米,口径5.8厘米,小口,卷唇,鼓腹,肩部两侧各有一双轮系,前有多棱短流,后有一双轮执鋬。两系及流下分别饰以三块模印贴花,流下为一女子袒胸披纱,扭动身体,站在蒲团上婆娑起舞,左为方形塔建筑,右一立狮。该壶的三个贴花中,中间舞蹈人物处于中心地位。这种舞蹈在中国传统的“长袖折腰”舞明显不同,为“胡腾舞”或“胡旋舞”。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衡阳市司前街水井,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壶造型大方、纹饰精美,是长沙窑模印贴花工艺的一个突出代表,其舞蹈人物纹饰是中亚文化融入中土的见证,堪称长沙窑瓷器将审美与实用完美结合的典范,是长沙窑众多瓷器中难得一见的珍品,国宝级文物。 长沙窑是唐朝重要瓷窑,窑址位于湖南长沙北郊30公里铜官镇及书堂乡石渚瓦渣坪一带,故又称铜官窑、瓦渣坪窑,是唐朝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器物主要有壶、盆、罐、碗、水盂等。此执壶高19厘米,是用于饮酒的酒壶。因有诗文刻于壶身而得名。壶为瓜棱形腹,粗颈短流,背部装有一执手。以褐彩在流下腹部题写诗文一首:“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哢春声。”2018年1月,在CCTV-3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中,由何炅担任唐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的“国宝守护人”。1983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窑窑址,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长沙窑瓷与诗歌、书法的结合,更贴切地说,是与茶酒的结合,是茶酒与文化的结合,是茶酒上升到文化的体现。以诗歌为饰是长沙窑装饰的重要特征,此壶的诗文爽口、书道遒劲,是其代表作。 此壶高23厘米、口径10.7厘米、底径12.3厘米,龙凤均是中国古代的神话动物,是吉祥的象征。凤又多寓意女性,唐朝女性几度预政,对凤尤为信奉。唐诗歌中描写飞凤的诗文也很多,壶上的图案画成飞凤正是一种时尚。褐、绿两种色彩的搭配恰到好处,表明长沙窑工匠的绘画技巧非常娴熟,并且影响到后世瓷器装饰艺术与文人绘画的结合。1983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窑址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这件瓷壶飞凤色彩鲜艳,神态生动,整幅画面构图简洁生动,用笔精准,描绘出了凤鸟“皎皎鸾凤姿,飘飘神仙气”的优美体态,是唐代釉下彩绘的精品之作。 此镜直径11厘米,镜面光洁,背面浮雕的图象是一对青年男女对面踢球,女子高髻笄发,作赐球状。男子戴幞头,着长服,半蹲膝,身稍前倾,作认真接球姿势,小球介于起落之间,球身隐约可见爪棱状痕迹,形态逼真,旁边有裁判和观众,这就是文献记载中的“蹴鞠”图案,现代足球的前身。宋代铜镜上出现足球纹饰,是与宋代社会喜爱这种活动紧密相连,《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宋代文武百官每年为宋徽宗祝寿时要进行足球表演。湖南省长沙市征集,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镜铸造精美,镜面光洁,人物形象准确,姿态生动,为研究我国宋代足球运动提供了实物资料,是铜镜中罕见之珍品。 此瓶高30厘米,口径8.4厘米,撇口,细长颈,圆腹且下垂,圈足,形体秀美。饰釉下青花。内口沿绘如意头,圈足为卷草纹、腹部主纹为人物故事。中间头戴凤尾高冠、身着甲袍的武将正是蒙恬。后立武士双手握书有“蒙恬将军”的大旗。前一武士抓一跪着俘虏,另一武士似作汇报,人物间点缀以怪石、篱笆、芭蕉、竹叶、花草等,画面繁而不乱。瓶上所绘为蒙恬将军的故事,人物的服饰如披肩、皮靴以及所用道具都具有元代风格。元青花素来珍贵,完整的青花瓶更是少见。1956年出土于湖南省常德市,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瓶造型优美,工艺精湛,青花呈色纯正艳丽,是罕见的出土元青花珍品,反映了当时元青花的烧造水平,也是流传至今的极为罕见的元青花人物故事瓷之一,堪称元代青花瓷中的精品,国宝级文物。 醴陵窑位于湖南省醴陵县,素有“瓷城”和“第二瓷都”之称的中国醴陵远在东汉时期就有大规模的陶器作坊,清雍正七年广东兴宁移民廖仲威在醴陵沩山开设瓷厂,以手工拉坯、松柴为燃料,龙窑烧制,产品以碗、碟等粗拙土瓷为主,此为醴陵制瓷之始。其中釉下五彩是醴陵窑对瓷业的重要贡献,色彩缤纷,争奇斗妍,画面清雅瑰丽,栩栩如生,故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高峰”。此瓶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制作,高41.5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12.8厘米,为陈设用瓷,喇叭口,细束颈,溜肩,弧腹下敛,圈足。此瓶颈部及肩部绘田园山水,山水环绕中有小小的村落,村民或插秧,或聊天,旁有小狗等候主人回家,整个图景充满着祥和、宁静的气氛。腹部镂空为枝蔓缠绕的葡萄纹,藤蔓曲折蜿蜒,葡萄晶莹剔透,叶片青翠欲滴,叶脉清晰,毛虫爬行其上,青蛙腾跃其间。通过镂空处可见内瓶花纹。传世品,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件宣统时期的套瓶,从腹部花叶间镂空处可见内瓶,设计结构上也极为生动有趣,可谓匠心独运,兼具审美与实用价值,是醴陵窑用彩及镂空透雕装饰的代表器。

三湘大地,楚地瑰宝——湖南省博物馆的32件馆藏珍宝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