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举办 “中国电影的诗性传统和人文精神”学术论坛

  • 资讯
  • 2024-12-22 06:22:07
  • 30
冬日和暖,红楼涵芳;光影流金,诗文荡漾。 12月14日,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主办的“中国电影的诗性传统和人文精神”学术论坛在北大红六楼215召开。 本次论坛邀请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与天津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三峡大学、成都大学、长沙学院等单位近30位专家学者与电影编导,并吸引了数十位校内外师生前来参会。会议发言视野广阔,立论深邃,角度新颖,如饮甘怡,余味无穷。与会者以中国电影的“诗性传统”和“人文精神”为主题,展开跨时空、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层面的史论辨析与深广探究,仿若经历了一场知识洪流与头脑风暴,令人耳目一新,成果远超预期。 论坛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主任李道新教授主持。在释题环节,李道新教授表示,从费穆、陈凯歌到李安,从《小城之春》《霸王别姬》到《卧虎藏龙》,显然存在着一种独属于中国电影而又充满着现代气质的诗性传统和人文精神,这正是中国电影在世界的身份证明,也是中国电影安身立命的根本。 王一川教授、陈旭光教授、彭锋教授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为论坛致辞并发言。王一川教授指出,探讨中国电影的诗性传统,应该返回中国诗歌的源头,追问电影诗性的来由;正是从《诗经》赋、比、兴出发,王一川教授结合丰富的中国电影作品文本,提出了从“诗性”到“诗兴”的理论路径,系统探讨了中国电影建基于时间三维的“诗兴模式”。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彭锋教授运用哲学、美学与艺术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Seeing-as和Seeing-in、写实与写意等观念的辨析,结合中外艺术史的经典案例,在跨界视域中深入探讨了“电影写意”的困难及其方式方法等重要命题。 教育部高校戏剧影视教指委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周星教授以中国电影史及大量鲜活的当下中国电影文本为例,从诗性传统的本质以及影像抒情与人性本真等角度,进入庄、禅思想的内里,探讨了中国电影自在逍遥的诗意特征及充溢其间的文化精神。 周星教授 北京电影学院钟大丰教授在爱因汉姆与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与主客关系的讨论中,结合中国文论里的情景、虚实等问题,探讨中国电影的诗性传统及其对真实观的超越。钟大丰教授指出,中国电影对真实观的超越,正是通过现代主义和传统美学两种途径的结合得以实现的。 钟大丰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陈奇佳教授建议,对中国电影的诗性传统和人文精神的探讨,可以进一步拓展视野、开阔思路;除了需要考察塔尔科夫斯基、小津安二郎等外国电影里的诗性,还需要从波德莱尔以来的西方现代诗歌中寻找参照系。 陈奇佳教授 同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王宜文教授也认为,需要在全球文化与世界电影格局中,阐发中国电影特有的表达体系、价值标准与诗性传统;在借鉴与反思法国导演让-吕克·戈达尔的“反好莱坞”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王宜文教授对中国诗意电影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历史分期。 王宜文教授 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馆长王海洲教授认为,从上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电影的理论批评在艺术观、民族化和国家认同层面,已有一个很高的起点;王海洲教授提出,通过对中国电影话语体系中的若干核心概念进行梳理和辨析,既是中国电影发展本身的需要,也是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的重要基础。 王海洲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陈阳教授探讨了《诗经》的兴、观、群、怨以及中华民族的情感世界和文化根基,基于家国天下的道德理想与永久性民生观照的人格精神,探讨中国电影超越物欲而又诗意盎然的人文气质,这是一种走向心灵的中国电影,也是一种回归人类精神家园的文化记忆。 陈阳教授 中影集团公司的宁敬武导演从自己“诗化电影”的理论探索与创作实践相互结合的角度,以“中国诗性在当下电影创作中的自觉”为题,分析了当下中国电影状况,总结出“产业倒逼美学”的现实,指出中国电影已至重拾诗性、重张人文精神的重要节点;认为中国电影创作及其产业发展,迫切需要美学理论与艺术人文的支撑。 宁敬武导演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李镇副研究员主要通过对两位戏剧电影大家郑君里和石挥的文集整理与年谱编撰,探讨了中国影人与外文翻译、戏剧文化、表演实践以及文人圈子、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复杂关系;在试图穷尽研究对象的过程中,研究主体与其对象的情感和心灵逐渐相通。 李镇副研究员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旭光教授发言并总结了上午的论坛。陈旭光教授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探讨电影运动速度对时间的超越以及电影意象创造对空间的建构;在对中华美学精神与中国艺术精神的观照中,通过创造性转化提出写意、意境和乐舞三个中国电影诗学范畴。陈旭光教授对上午论坛中提到的各种论题和观点进行了梳理。 下午论坛继续围绕中国电影的诗性传统与人文精神这一主题,展开更加具体细致的分析研讨。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陈接峰以“从《周渔的火车》到《路边野餐》:中国电影诗性传统的三个维度”为题,探讨中国电影对存在被遮蔽的追问、对栖居的想象与救赎以及对本源的哲思;成都大学李茂华讲师则从“趣”的美学范畴出发,具体分析了《乌鸦与麻雀》的“趣”美实践;三峡大学林丽萍副教授以《万箭穿心》和《江城夏日》为例,探讨了长江影像建构并对其进行了审美分析;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讲师年悦讨论了内蒙古电影的“去他者化”和“去政治化”策略及其人文关怀、现实感知和艺术自觉。 陈均副教授 从理论、批评与史学的维度,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凌燕副教授指出,在当今中国电影语境下,重提人文精神有其困境,但批评、阐释有助于发现、重构、培养电影乃至社会文化的人文精神,提升国产电影的人文内涵,这不仅仅需要创作者的努力,更是电影批评的责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陈刚副教授以“还原历史的生命质感”为题,探讨影人年谱作为一种独立的影史研究所具有的范式意义,正是为了建立史料与人之间鲜活而又生动的内在关系,影人年谱也与中国电影的诗性传统和人文精神互为表里。 凌燕副教授 《当代电影》杂志副编审檀秋文提出,有关中国电影诗性传统的理论建构,以及中国电影研究和中国电影学术史的建立,仍然需要展开大量的探讨;需要从中国传统文论的概念体系中发掘独特的内涵,并建立一个层次丰富、内容开放的中国电影史论研究和批评体系。 檀秋文副编审 除此之外,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张华教授探讨了“燕京系”剧人圈与战后沪港电影新样态,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教育研究中心讲师李九如探讨了1934年至1937年间新生活运动中的复古思潮与早期中国电影的“文化保守主义”,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讲师姜贞探讨了近代留日学生与1930年代中国电影的现实批判。 张华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苏涛副教授探讨了“南下影人”作为历史夹缝中的离散群体,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唐宏峰助理研究员以“诗音与画面:一种诗性电影的语言”为题,主要结合《黄金时代》和《他们在岛屿写作》等影片,探讨了文学(诗歌)如何进入电影的命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陈均副教授以“从戏曲电影的角度看中国电影的诗性传统”为题,通过重新勾勒戏曲与电影史的关系来追溯戏曲与电影融合的经验,以及戏曲电影这一类型的命运,提出“戏曲化电影”作为一种电影的诗意传统的实存、可能与未来;长沙学院影视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访问学者谭文鑫以“诗人费穆”为题,探讨了费穆在电影导演以外的诗人身份,以及这一身份之于费穆电影及其诗性传统的关联性。 苏涛副教授 论坛结束前,李镇副研究员分享了自己对影人年谱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宁敬武导演对下午的发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李道新教授总结了下午的发言。 本次论坛将继续整理并热情关注与会者提出的各种富有创建和启示性的理论、方法与具体观点。 艺沁人文,燕园风光;诗兴不息,光影绵长。 编辑:徐晓雯 d d d y z z 公众号 责任编辑: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举办 “中国电影的诗性传统和人文精神”学术论坛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