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苏步青小学体育教师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承百廿文脉 著办学华章

  • 资讯
  • 2024-12-21 20:45:33
  • 35
泉州湾畔,百廿学府,灼灼芳华;清源山下,学府之中,俊采星驰。11月23日,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泉州师院附小”)迎来了120岁生日。 120年筚路蓝缕、薪火相承;120年砥砺耕耘、桃李万千。回首岁月长河,泉州师院附小以“乐同教育”为办学理念,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踔厉奋发,谱写全面育人、特色办学的壮丽诗篇。 百廿征程 奋楫扬帆 硕果盈枝 走进泉州师院附小,入门处的景观石上刻有著名科学家卢嘉锡的题词,“全面育人 办出特色”八个遒劲有力的书法大字,仿佛正讲述着学校坚定的办学目标;校园里,超过百年树龄的龙眼树,沐浴在琅琅读书声中,满树繁花结硕果,宛若学校英才辈出、桃李芬芳;以龙眼树果实为原型设计的学校吉祥物“同同”和“乐乐”,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伴读郎”,也是“行走的校园文化”……这所走过120年春秋的学校,用时光与沉淀,开拓与创新,绘就一部办学史诗。 百廿载岁月如歌,在泉州师院附小校史馆,一条120年的办学脉络在眼前徐徐展开。1904年,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生安礼逊来到泉州创办学校,并在平水庙设立了养正两等小学堂,后更名为“培元小学”,也就是如今泉州师院附小的前身。1920年,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词“共进大同”赠勉培元学校,并带头捐款办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改为公办小学。1953年,更名为“福建省泉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2006年,更名为“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百廿初心历久弥坚,虽数易校名,但泉州师院附小立德树人的使命一如既往,“面向全体学生,办规范加特色学校;着眼全面发展,育合格加特长人才”的办学方向从未改变。学校秉承“全面育人 办出特色”的办学总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快乐成长,一切为了教师的幸福成长,一切为了学校的和谐发展”为办学宗旨,将“办孩子们真正喜欢的理想学校,为孩子们的快乐成长奠定基础”作为教育理想,以“乐同教育”为办学理念,乐育童心,同心共进。 120年间,与学校同龄的龙眼树苗已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为师生遮风挡雨,在丰收的金秋带来甜蜜果实;120年间,泉州师院附小犹如这一棵棵龙眼树般,成长为硕果盈枝的名校。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福建省文明校园、福建省首批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福建省中小学校园文化美育环境(培育)示范学校、福建省首批义务教育教改基地校等39项国家和省级殊荣。 沐百廿风雨,育万千桃李,培无数栋梁。作为泉州教育版图上的璀璨明珠,泉州师院附小培养出了一批批杰出校友。校友梁灵光战功彪炳,曾写下“孤胆英雄闯虎穴”的传奇故事;出生于鲤城西街的校友林祖乙、林祖赓兄弟,一位是原中国交通部副部长,一位是厦门大学原校长;烟花大师、当代艺术家蔡国强,在泉州师院附小接受了艺术启蒙……百廿年来,校友们从泉州师院附小走向世界各地,在各行各业中崭露头角,各有建树。 特色办学 乐同教育 全面育人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根基和灵魂,是办好学校的精神富矿。泉州师院附小突出特色办学,持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底蕴深厚的校园精神文化,丰富多元的校园课程文化,别开生面的校园活动文化等,形成校园文化向心力,构建全面育人格局,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九月开学季,正是龙眼收获时,见证泉州师院附小成长的龙眼树挂满果实。每年秋季开学第一周,开一场“龙眼分享会”已经成为泉州师院附小特有的传统。采摘好的龙眼分装成袋,分发到每一名学生手中,师生们一起分享收获的快乐,共同回望学校百廿鎏金岁月。学校还以龙眼为造型,打造了校园吉祥物“同同”“乐乐”。“同同”取自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共进大同”中的“同”,“乐乐”代表快乐成长。带有金榜题名寓意的龙眼卡通形象,饱含着学校对学子健康快乐、学有所成的期盼。 “乐同”,是泉州师院附小特色办学的关键词,“乐”是快乐、乐思、乐学、乐享、乐创;“同”是善与人同、共进大同。近年来,学校通过打造“乐同教育”品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棋类、科技、艺术和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有效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以团建提升师能,‘三棋’并育,科创启思、艺体齐兼,以心养心的五大品牌办学亮点。”泉州师院附小校长林丽珍介绍。 特色办学谱华章。细数泉州师院附小的特色办学之路,在传承中积淀底蕴,在创新中科学发展,一路上成绩斐然。其中,“三棋”特色课程三十五年如一日地开展,让校园里“人人会下棋,班班有棋队”,就是学校成功打造特色办学品牌的缩影。 1989年起,泉州师院附小坚持“以棋育人、以棋促智,以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三项棋类正式设为校本课程,开发编印了《象棋》《围棋》和《国际象棋》三本校本教材,确定了以象棋为“龙头”,围棋和国际象棋为“两翼”的普及教学活动,并每年举办“培园杯”三项棋类(团体、单项)赛。至今,已培养了1名国家象棋大师,3名国家一级运动员,46名国家二级运动员。陈泓盛是泉州首位国家象棋大师,在泉州师院附小就读期间,年仅8岁的他就在全国少年象棋锦标赛中“披荆斩棘”,斩获第三名的好成绩。2011年,他作为年龄最小的业余棋手参加第46届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荣获“国家象棋大师”称号,并打破了当时福建省已十余年未新增“大师”的局面。 2007年,泉州师院附小受邀赴京参加《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成果交流汇展》,并在大会上作《传承棋类文化·力创教育品牌》专题发言。同年7月,学校成功承办全国少年象棋锦标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并非棋校,却是奇校”,泉州师院附小的办学特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师资队伍 育德培能 协同提质 弦歌不辍青蓝继,薪火相传百廿年。“面向全体、培养青年、发展骨干、推出名师”,泉州师院附小以此作为教师培养的工作思路,以优秀教师团队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研训”活动,助力青年教师的教育与培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师资力量的提升,离不开团队建设。”陈志辉老师1979年来到泉州师院附小,他告诉记者,泉州师院附小对教师成长的重视是“有传统”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就不断派出青年教师到福州、厦门等地学习,‘见识’更精彩的课堂,将先进的教学经验带回学校分享。” 近年来,泉州师院附小持续完善“乐同教育”优秀教师团队建设,构建特色“13345”校本教研模式,打造“一学科一品牌”,培养优秀教师团队。“1”指“双高”“双强”;“3”即借助“三个依托”,依托学校教研组活动,依托省、市教学研讨活动,依托省市名师工作室这三个平台,提升教研实效;“3”指课题、课堂、课程,“三课”发力;“4”即打造同伴互助“学习营”、专家引领“研训营”、竞赛活动“修炼营”、培园论坛“风采营”等“四个成长营”;“5”指联研、联培、联赛、联评、联谊的“五联同盟”,激发教师发展内驱攀高点,赋能教师的成长。 “每一堂精彩的公开课背后,都凝聚了一个团队的智慧与经验。课件上的每一个文字、每一个过渡语和衔接语、每一句话、每一张图片、每一个环节,还有每一个提问的目的,都要研磨很久。”泉州师院附小语文青年教师蔡伟师对于团队“磨课”深有感触,学校大力发挥名师资源优势,带动青年教师协同共进;邀请高校和省市教科所专家作专题培训引领,诊断课堂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教学良方。 百廿耕耘求索,一代代泉州师院附小人在传承中发展,长出新的“茎叶”。自2000年以来,学校共有61位教师在国家级赛事中获奖。2003年,谢玉娓老师参加全国第六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获奖,这是泉州市小学数学教师第一次代表福建省参加小数界最高规格、最具权威的赛事活动;2012年、2018年,林翠翠和郑雅莉老师均获得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23年,吴筱瑾老师参加全国第四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获“现场课示范”奖,这是泉州15年来在小学语文赛事中取得的最高成绩;2023年,蔡伟师老师获得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一等奖;2024年,吴雅婷、陈莉群老师分别获得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一、二等奖,还有11位老师获得三等奖及优秀奖。 五育融合 美育浸润 多元发展 “翻开我的《奖状收集册》,就是母校‘全面育人 办出特色’的见证。单凭我选择性地参加学校一部分比赛,获奖的证书就超过100张,这些充分说明了学校五年来各类社团活动遍地开花。”泉州师院附小六年7班学生薛斯宸说。 五育融合,让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学校积极开展“五节”活动,即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和英语节,实现了“月月有活动、人人有项目、生生都上台”,给予学生多元的活动选择。同时,开设了83个社团班,共计60个活动项目,涵盖科普、文艺、劳动、阅读、写作、体育、心理健康等众多方面,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兴趣特长自主选择课程内容。 走进泉州师院附小国学吟诵社团,老师和孩子们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婉转深情地朗读、吟诵古诗文。社团的创办人蔡伟师老师介绍,诗词教育是泉州师院附小语文组的一项特色,也是学校开展美育教育的一项实践。“诗教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文化力量,通过社团活动,能够将这份力量带给更多的老师和学生。我们还开创了学生诗词讲解栏目,带学生一起参加各种语言比赛,用普通话、闽南语朗诵诗文、讲解诗文。”她说。 今年,福建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立项建设名单上,泉州师院附小榜上有名。不久前,泉州师院附小与泉州市科技馆签署了馆校合作协议,将在科学课程开发、科普研学等方面共同进行新探索,泉州市“科学家精神众创空间”也同时揭牌。一系列的“科技动作”,彰显出泉州师院附小“崇尚科学”“科技兴校”的办学特色。多年来,学校以“科教育人、科教兴校”为宗旨,通过开发校本教材《插上科学的翅膀》,建设数字科技馆,每年举办校园科技节等,让学生切身体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先后荣膺“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创新之星”等数十项荣誉。 艺体教育方面,泉州师院附小持续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在游泳、乒乓球、篮球、足球、啦啦操等项目上屡创佳绩。不断丰富艺术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开展合唱、器乐、声乐、舞蹈、绘画、书法等项目。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活动中,荣获课本剧一等奖。2016年9月,在福建省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推进会上,泉州师院附小应邀作学校美育工作经验介绍。学校的艺术教育还有一大特色,是来自于优秀校友的反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校友洪达林坚持每周回母校为学生上课;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校友郑荣嘉回校创立了“荣嘉书法篆刻工作室”,带学生在竞赛中取得佳绩。此外,还有蔡国强、郭宁等优秀校友的艺术作品在学校展出,让孩子们离艺术更近。 春风化雨桃李润,五育融合结硕果。近五年来,泉州师院附小学生个人在市级以上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等比赛中屡获佳绩,共有近3000人次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其中,国家级151项,省级972项。 示范辐射 共享资源 带动引领 近年来,泉州师院附小秉持“合作交流、共享资源、互相促进”的宗旨,持续加强“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推动教育发展共同体教师的成长。目前,学校有3所领办型成员校——石狮校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分校、泉州台商投资区分校第二校区;分别与泉港区、石狮市、泉州台商投资区的14所学校开展“5G+专递课堂”;与35所学校结对成为“互促型”教育发展共同体,充分发挥了作为省级实施素质教育先进校的示范辐射作用。 每星期,泉州师院附小参与“5G+专递课堂”试点工作的老师们,都会通过网络与帮扶校的师生们同上两节课,让乡村薄弱学校的孩子们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作为泉州市中小学“5G+专递课堂”试点工作“牵头校”,泉州师院附小借助高素质的名师带头人这一优质资源,通过师徒结对帮扶,建立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教研共同体,促进“5G+专递课堂”与日常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两年多来,学校56位教师共开设1941节“5G+专递课堂”,与联盟校的64个班级进行远程协作教学,惠及受助方3044名学生,专递教学成效显著。 日前,泉州师院附小北峰校区全面落架,项目整体进度比原计划提前约40天,有望在今年内完工。该校区预计新增学位1620个,届时将填补北峰片区无市直名校的空白,有力提升区域和板块的教育能级和水平。这是泉州师院附小加强“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上浓墨重彩的新一笔。 在“名优校+”示范带动下,泉州师院附小各分校区捷报频传。在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中,石狮校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分校、泉州台商投资区分校第二校区共有7位老师斩获佳绩,其中,傅琼霞老师、黄莹莹老师荣获一等奖。此外,石狮校区获评国家级和省级“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称号;泉州台商投资区分校获评“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福建省艺术教育实践基地校”等荣誉称号;泉州台商投资区分校第二校区荣获2023—2024年泉州台商投资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奖”。 百廿学府,正值芳华,泉州师院附小铸就了辉煌的办学历程。凝聚百廿磅礴力量,致敬世纪峥嵘华章,泉州师院附小将继续在高质量办学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泉州师院附小党委书记陈丽红表示,学校将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任务,持续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升办学品质,办学生喜欢、家长认可、社会信赖的精品学校。“菁菁毓秀,晨曦辉映,书声琅琅,追求理想。百年继承,发扬光大,奋力攀登,步履铿锵。”正如泉州师院附小的校歌所唱,这所百廿学府将砥砺奋进新征程,阔步前行谱新篇。 (李菁/文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泉州师院附小提供)

苏步青小学体育教师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承百廿文脉 著办学华章

有话要说...